欢迎光临山西大学君宇网!
心海领航
您的位置:  首页» 心理健康» 心海领航
好心帮倒忙后,我们还会帮忙吗?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扰:朋友让帮个忙,自己尽力去帮助解决,结果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还造成了损失。于是你开始觉得内疚,在下一次的助人情境中纠结和反思,我真的可以帮到对方吗,我会不会帮倒忙?这一想法一经产生,就会泛化到人们之后的助人行为,从而减少助人行为的发生。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

02be8f81cfb040749a11458cce0dff44.png

1、锚定效应

我们通常很难去探测别人的心思与想法,但是探测自己的想法却很容易,所以我们会倾向于锚定自身去比较和估计他人的想法。在帮助别人的情境下,我们会更加在意自己的能力和结果,即我能不能帮到对方,如果帮到对方了那就说明我的帮助行为是成功的,而我是有能力的;如果非但没有帮到对方反而造成了糟糕的后果,那么说明我的帮助行为失败了甚至我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其实对方看重的还有我们的温暖,帮助本身就是一种温暖,但我们会忽略这一点,因此感知到的对方的消极反应要比对方实际感知到的更消极。

2、聚光灯效应

我们在生活中会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就像自己站在聚光灯下一样,吸引了在场的所有人。在成功帮助他人后,我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对方受到帮助后的积极反应。同样,在没有帮助他人后,我们会倾向于关注自己的失败行为并高估对方对自己的消极反应。这种不经意间的夸大,让我们对自己能力产生了质疑,从而减少了助人的意愿。

那在好心帮倒忙的情境下,对方会如我们想的那样苛责自己吗?其实并不然。有学者通过六个研究对此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在好心帮倒忙时,施助者高估了受助者的消极反应,低估了受助者的积极反应。而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在于施助者以为受助者更加关注自己的能力,但实际上受助者更加关注的是施助者的温暖。

矫正这种偏差,从而促进更多的助人行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需要施助者和受助者共同的努力。在好心帮倒忙情境下,对于施助者来说,要合理看待自己的助人结果和对方的反应,把自己温暖的这一美好特质考虑进来,允许自己有犯错误的可能。对于受助者来说,即使被帮倒忙,也要不吝惜表达对方的好意,让受助者意识到帮助本身就说一种温暖,就是一种支持。

在保护好自己的基本之上,继续向他人传达自己的善意吧!

参考文献:

[1]尚雪松,陈卓 & 陆静怡.(2021).帮忙失败后我会被差评吗?好心帮倒忙中的预测偏差. 心理学报(03),291-305.



相关附件: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Copyright © 山西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0351-7010200 Email:xuegongbu@sx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