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山西大学君宇网!
心海领航
您的位置:  首页» 心理健康» 心海领航
做你自己,不用为“I”做“E”

“你是I人还是E人?”近年来,这看似加密的对话频繁出现在广大青年群体的交友场景之中。通过回答,人们便可轻松在交友情景中划分出不同类型的人群。

b88bb32f2c8b48fb8711da6768ae3626.jpg

大家看到此处,想必已经“秒懂”:这就是MBTI人格测试中的性格类型区分!

MBTI (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是一种心理测试,用于评估个体的人格类型。根据荣格的心理学理论,MBTI将人格划分为4个维度:心理倾向、人际行为、认知方式、生活方式,每个维度又分为两种类型,最终组合产生16种不同的人格类型。

其中,I ( Introverted )和E ( Extroverted )代表“内向”和“外向”两种类型,拥有I、E特质的人,分别被网友们称为“I人”“E人”。通常,“I人”会更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对外部的刺激和压力比较敏感,容易感到不自在和紧张,更多地表现出内向、沉默,更喜欢独处并集中精力思考;而“E人”更关注外界的刺激和环境,更具有表现欲和社会适应能力,能从社交中汲取能量。这两种类型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是用来衡量个体在人际互动中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行为。

个性虽然是有差异的、但是没有优劣之分。内向本身是无害的,希望自己更外向的心也是无害的,有害的是“觉得内向有害”的心理。此外,人的个性虽相对稳定,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当我们对自身个性有不同的期待时,也可以通过后天的探索来提升不同的特质。

“I人”需要变成“E人”吗?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也许在某些场合下“I人”需要短暂地让自己变得外向一些,但不要过分苛责自己。荣格曾言:“我们需要学会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从而更好地应对人际关系中的挑战。”每个人的个性都是天赐的礼物,是“我之为我”的体现之一,学会欣赏并感谢这一礼物,是一门修炼。但同时内向个性的人也需要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和建立联系,如何应对人际关系中的挑战,这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更为从容。对此,可参考以下三条具体建议:

首先,在深入了解自我个性的基础上,接受并认可自我。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个性特质和过往经历相互影响,构成了与众不同的“我”。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能在这条路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可以想一想:作为“I人”,我有哪些优点是“E人”没有的,哪些特质成就了我?在明确了内向并不是缺陷,而是一种个性后,急于改变的焦虑和压力就能得到缓解。

其次,拒绝“自我标签化”,人不是非黑即白的。“I人”也会有“E人”的特质,概括成两类人格只是一种高效的分类和描述手段,我们大可不必对号入座并自我强化,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性格,从而丧失自我改变的动力。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现象叫“巴纳姆效应”,指人们倾向于接受适用于大多数人的普遍描述符号特征,尽管它们实际上非常笼统或不够明确。这些描述大多是模棱两可的,适用于大多数人。在自我认知上,我们要警惕这一强化陷阱,不能耽于某个极端。

再次,人是多元且动态发展的,我们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不断挖掘可以提升的方面,进而蜕变成一个“多边形战士”。面对未来和竞争的压力,“I人”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技巧来提升自己的表达、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以此来改变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的被动状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定可以在积累之中得到突破。

最后,引用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只有通过真正认识自己,一个人才能够成长为自己。”愿大家都能拥抱“我”,成为“我”,成就“我”。


相关附件: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Copyright © 山西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0351-7010200 Email:xuegongbu@sx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