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山西大学君宇网!
心海领航
您的位置:  首页» 心理健康» 心海领航
心理百科园|反思还是反刍?——拒绝反刍,正确反思

东方文化提倡人们经常反思自己、总结经验和教训,自小我们就会背诵“吾日三省吾身”,学会每日多次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当遭遇如考试失败、人际冲突等负性生活事件后,很多人久久不能摆脱事物的影响,会不断地想“为什么这种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反刍思维。存在反刍思维的患者常常会认为思维反刍可以让自己想得更清楚,能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实际上反刍和反思是不同的,反刍只会远离了更积极的行为和活动,使人们在负面情绪中越陷越深,阻碍人们前进。

b834e899e16b40f285221c25eccf8b63.jpg

什么是反刍呢?

反刍是指人们在经历负性生活事件之后或面对压力事件时,自发地重复思考的倾向,其内容涉及当时的情绪状态和引发情绪的时间原因、事件后果以及事件的意义等方面。

反刍只会使人们过度沉湎于过去的失败,而远离了更积极的行为和活动,干扰人们专注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反而使人们更加孤独无助,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进而影响到我们的精神健康。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反刍是不必要的,其次认识到反刍和反思的差别,学会真正的反思,避免沉湎于过去的负面情绪中,才能真正的获得自我提升。

那如何将反刍变为反思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它们的不同之处。

1. 反刍是重复消极无效的自我批评,而反思则是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2. 反刍往往带有对自我的偏见与厌恶,而反思是对自我的积极关怀

针对它们的不同,我们对此想出一些方法。

1. 多问“是什么”,少问“为什么”

心理学家Tasha Eurich观察到具有高度洞察力的人谈话中“是什么”(what)出现的比例远远大于“为什么”(why),她对此的解释是:“为什么”更多地关注在过去和局限,而“是什么”会让我们更多地聚焦在当下的感受、思想和应对方式。当我们在遇到问题时,更多的去关注我应该去如何面对这个问题而不是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的时候,就会缓解很多不必要的焦虑。

2. 用COAL的态度与自己相处

心理学家Lisa Firestone认为,想要不沦为自我批判的受害者,不让往事成为实现目标的阻碍,我们要在反思时,采用一种COAL的态度,接纳自己:

好奇(Curiosity):保持探究心态

开放(Openness):对各种可能性抱有开放的态度

接纳(Acceptance):对积极和消极的部分都接纳,不逃避

关爱(Loving):关怀自己,不因消极的部分否定自己

Rumi《致亲爱的自己》中说过:“昨天我很聪明,所以我想改变世界;今天我充满智慧,所以我要改变自己。” 反思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觉醒,对自我意识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生活还在继续,我们可以选择从错误、悲剧和成功中学习和成长,这将会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勇敢的前进。



相关附件: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Copyright © 山西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0351-7010200 Email:xuegongbu@sx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