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由山西大学学生工作部(处)主办、化学化工学院翼聚成长辅导员工作室承办的山西大学第24期辅导员沙龙在数学与统计学院多媒体教室举行。本期沙龙邀请到第十三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国家生涯规划师,高校创业指导师,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温娟副教授,围绕“低头脚踏实地VS抬头仰望星空——精准把脉辅导员工作”进行专题分享。我校和来自兄弟学院的30余名专兼职辅导员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刘思超主持。
十年育人:从辅导员到育人“工匠”的成长之路
温娟老师结合自己十年成长的经历娓娓道来,围绕“因时育人、因人育人、微信平台育人、文化育人、育己育人”为核心,深刻阐释了“精准育人”的实质内涵。她回顾了自己担任辅导员期间建立班级档案、学生成长档案、开展特色学生活动等经验做法;在理论探索方面,温娟将工匠精神融入育人全流程,围绕工匠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学术研究、课题申报,为现场的辅导员提供了新的启示;她通过创建的“网络思政+身边榜样”教育模式,依托“温心语录”微信平台,累计推送550余篇原创文章,辐射学生超5200人次。
工作室孵化:从“温心语录”到育人生态的构建
温娟系统讲述了以“12461”模式运营“温心语录”微信平台7年,形成“围绕一条主线,依托两个平台,打造四个专栏,实施六个模块运作模式,实现一个目标”的育人生态。她以涓涓温情,紧抓关键时间、关键节点,以辅导员特有的敏感性推出“青春故事汇”等品牌栏目,涵盖考研、就业、基层服务等多元领域,将“仪式感”融入学生归属教育、认同教育、感恩教育和责任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情怀耕耘在育人的战线上,为在场的辅导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未来展望:从经验共享到职业成长的持续进化
辅导员沙龙是辅导员交流情感、思想碰撞、提升能力、凝聚力量的重要平台,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和职业成长提供了新的路径。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马俊红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温娟老师成长的宝贵经验,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职业成长规划等方面更加投入,努力在立德树人道路上谱写出新的篇章。
嘉宾介绍:
温娟,副教授,现任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教育电视台《我是辅导员》栏目第39期嘉宾。先后获评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一等奖2次省担当作为干部、省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等3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主持教育部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
翼聚成长辅导员工作室介绍:
翼聚成长辅导员工作室成立于2023年,以“翼”为形、“聚”为魂,深耕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与学生全面成长的协同发展。“翼”取自《周易·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喻指团队如鸿雁之翼,凝聚力量托举师生志向高远、展翅翱翔;“聚”源于《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寓意志同道合者汇聚共进,以集体智慧赋能思政育人实践。工作室以“翼聚”为名,既承古韵哲思,又彰时代新意——如羽翼汇聚成风,助力每一份理想乘风而起;若群星辉映成河,照亮育人之路的协作与传承。工作室汇聚化学化工学院12名一线辅导员、5名竞赛指导教师及20名学生骨干,形成文理交融的复合型团队,重点围绕理论研究、竞赛孵化、师生共育三大方向发力。两年来,团队培育省优秀辅导员1名、校十佳辅导员3名,主持省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3项,发表思政论文5篇,指导学生斩获“挑战杯”国赛铜奖、“互联网+”省级金奖等15项荣誉,凝练学生工作案例6份,推出精品课程1门,优化学生事务流程10项,服务效率大大提升。未来,工作室将持续聚焦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工程,通过构建“三维赋能”体系(理论研究赋能、竞赛实战赋能、数字技能赋能),着力打造“学习型-实践型-创新型”辅导员发展生态,推进思政育人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构筑辅导员成长赋能新范式,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成长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