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类是世间强大的存在,可却也困于无限的宇宙和有限的生命当中,如蚍蜉般渺小,却也拥有超出世俗的思维与意志。
弗兰克认为,“人是由生理、心理和精神三方面的需求满足的交互作用统合而成的整体。
生理需求的满足使人存在,心理需求的满足使人快乐,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有价值感。他认为人的基本精神需要是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探索和追求。
那么我们穷极一生,要追寻的是什么呢?
有人说,追寻自由--可以在想要游山沥水时不被金钱困扰的自由;可以在与人交谈时不被愚昧困扰的自由;可以在坚持自我时不为权贵束缚的自由;可以在追求情感时不被心结困扰的自由。
有人说,追求快乐--这样就不必在老了的时候因为没有花时间去享受当下而懊悔、因为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舞蹈专业而懊悔、因为没有与爱的那个人牵手一生而懊悔。不会一生忙忙碌碌,挣够了世俗的东西,却来不及享受生命的欢愉。
有人说,追求信仰--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为一个方向而奋斗,继而充实;才能让自己的灵魂有一个可以安置的地方,不至孤独;才能让自己的生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不枉这世间行走一遭。
不管追求什么,归根到底,所有的追求不就是为了滋养自己的生命吗,让自己不负此生,所以人终究追求的不过是一种意义,一种存在的意义,而意义,来自每个人不断地思考和探寻之中。
这是一个终极哲学问题,但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哲学家?人类天生具备一种寻找生命意义的内在动力,并用一生的时间在生活中不断思考意义,体验生命。正如马丁·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对存在的理解本身就确定了此。”
存在主义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
意义疗法简介
这里我们要介绍与生命意义相关的疗法——意义疗法(Logotherapy)。
意义疗法是一种在治疗策略上着重于引导就诊者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和驾驭生活的心理治疗方法。
该方法由美籍德国心理学家弗兰克V.E.Frankl(1946)所倡导。他提出了三条获得生命意义的途径。
01.创造和工作
创造是工作的深层追求,人们在工作中才能感受到和世界的联结,才能够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创造性价值,当在工作中有所产出和创造时,个体便能够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感。
02.体验意义的价值
个体可以通过体验某个事物,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自然,或者体验某个人,体验爱,来实现经验性的价值,发现生命的意义。意义疗法引导人们学会并乐于接受爱, 以及伴随而来的责任。
03.对不可避免的苦难所采取的态度
个体在面对苦难时并非无能为力,这时个体的态度将成为自己对抗苦难的武器,选择不同的态度,就会获得看待生命的新的视角,获得态度性价值。
在我们忙于工作、忙于学习、忙于社交的时候,不妨停下脚步,去发自内心地思考一下——我要穷极一生,去追寻什么才能实现自己存在的意义呢?
当我们有了答案,不要说,记在心里,带着它,再去前进,那么,你将超越自己,并有所收获。所谓“我思故我在”,便要在不断思考中自我实现。
最后,愿奉上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与君共勉——“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参考文献:
[1] Victor E.Frankl.Man’s Search for Meaning[M].Beacon Pres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