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小编在吃过晚饭后,边安慰自己“就喝一次,不会胖的”,边毅然决然地喝了一杯甜啦啦。回到宿舍,打开朋友圈,发现正在喝的这杯奶茶猝不及防间就赶上了时髦,成为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在看到朋友们发的各种买奶茶的红包截图后,突然间自己买的这杯奶茶不甜了。不止如此,第二天有新闻报道,谈了三年的男女朋友竟然因为这杯奶茶分手了。这杯普通的奶茶到底有什么魔力呢?
说起来,这都是上行社会比较惹的祸。社会比较理论指出,每个个体都想要清楚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观点,如果外部的客观手段不能帮助其达到此目标,人们就会以周围人为参照物,在这个相似的圈子中通过与他人比较而对自己做出评价。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社交网络帮我们快速及时地提供了朋友的信息,而朋友圈显然已经成了相似圈的代名词,这使得社会比较更加容易。具体来说,在网络上行比较的过程中,与谁比较是引发我们情感的关键因素。相似圈是一个魔力圈,会在无形之中把我们牵引到一起。这时候,情侣就会和情侣比较,比较“有没有红包(心意)”,比较“红包的大小”,这才是导致情侣分手的真正原因。
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社会比较也分为上行社会比较和下行社会比较。网络上行社会比较就是个体在使用社交网站的过程中,通过浏览其他用户所呈现出来的信息而与优秀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以朋友圈为例,我们可以发现朋友圈所晒出来的信息都隐含着他人的优异能力或品质生活。在这种比较下,原本感觉还不错的生活突然就黯然失色。有研究表明,上行比较能够引起个体的嫉妒情绪,还会降低个体对于自身独特性的感知,引起个体的社交焦虑和抑郁,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了很大冲击。奶茶本没有错,但却因此引发了大众聚焦在这一点上的上行比较。其实在生活与学习中,上行比较更是随处可见,那么如何缓冲上行比较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下面小编就提出几点建议:①当感觉到上行比较带来的心理压力过大时,适时降低自己要达到的高标准,进行下行比较。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可以增强自己对未来的信心。②化压力为动力。意识到他人比自己表现得更好而引发焦虑时,立马行动起来,为自己做好规划,按照目标前进以达到自身的进步。③做好情绪管理。当觉察到因为上行比较而失落或焦躁时,不要着急一时之间能够追赶上对方,也不要沉浸在低落的情绪里。可以简单地给自己做一个放松训练,平复好情绪,再进行下一步的规划。
参考文献
[1]宫秀双,张红红.“别人家的孩子”vs.平庸的自己:社会比较对独特性寻求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20,52(05):645-658.
[2]王玲桂,李启明.大学生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与嫉妒的关系:上行社会比较与竞争性自恋的中介作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1):74-81.
[3]文湘漓,刘耀中,倪亚琨,王赫.被动性社交网络使用与在线社交焦虑: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04):754-757.
[4]连帅磊,孙晓军,牛更枫,周宗奎.社交网站中的上行社会比较与抑郁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及性别差异[J].心理学报,2017,49(07):941-952.